娜娜成语网提供成语解释、出处、成语谜语、成语故事大全、成语接龙、近义词、反义词等查询加入收藏|设为主页

心结尾的成语(5)

位置:成语大全 > 带心字的成语 > 第四个字是心的成语大全

心结尾的成语大全列表(5)

最后一个字是心的成语

第四个字是心的成语解释

  • 革面洗  清除旧思想,改变旧面貌。比喻彻底改过,重新做人。
  • 枯脑焦  指竭尽心力。
  • 枯体灰  身体像枯木心如同死灰。形容极端消极。同“枯形灰心”。
  • 笼络人  笼络:笼和络原是羁绊牲口的工具,引伸为用手段拉拢。耍弄手段,拉拢别人。
  • 镂骨铭  铭刻在心灵深处。形容记忆深刻,永远不忘。
  • 良工苦 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,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。又泛指用心良苦。
  • 两意三  三心二意。心里想这样又想那样,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坚定。
  • 漫不经  漫:随便。随随便便,不放在心上。
  • 漠不关  漠:冷淡。态度冷淡,毫不关心。
  • 木人石  形容意志坚定,任何诱惑都不动心。
  • 牵肠萦  犹牵肠挂肚。
  • 铁肠石  比喻刚强而不为感情所动的秉性。
  • 同德同  谓思想行动完全一致。同“同心同德”。
  • 同德一  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。
  • 绣口锦  锦、绣:精美鲜艳的丝织品。形容文思优美,词藻华丽。
  • 欲得而甘  想要弄到手才称心满意(多用于对人的报复或打击)。
  • 运用之妙,存乎一  意思是摆好阵势以后出战,这是打仗的常规,但运用的巧妙灵活,全在于善于思考。指高超的指挥作战的艺术。
  • 遗物识  指舍弃一切外在形式而彼此心意一致。
  • 以己之,度人之  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。
  • 以口问  一面口中自问,一面心中盘算。
  • 割股之  割股:割下自己的大腿肉。为了治好病人,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。原是封建阶级所宣扬的一种愚孝行为。后泛指医家全心全意为病人诊治。
  • 挂肚牵  牵:牵挂。形容忧虑不安的心情。
  • 怀恨在  把怨恨藏在心里。形容对人记下仇恨,以伺机报复。
  • 骇目振  使人见到非常震惊。同“骇目惊心”。
  • 截胫剖  砍断足胫,剖开心胸。后以“截胫剖心”为暴君酷虐残民之典。
  • 沥血叩  剖露心胸。比喻竭尽忠诚、恳挚的心意。
  • 戮力一  戮力:并力,合力。指齐心协力。
  • 莫逆于  心中没有抵触。指情感一致,心意相投。
  • 虐老兽  虐老:虐待老人。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,有如野兽。
  • 上下一  上上下下一条心。
  • 蛇蝎为  蝎:一种蜘蛛类的毒虫。形容心肠狠毒。
  • 上下同  上下一心。
  • 万箭穿  犹万箭攒心。形容万分伤痛。
  • 一体同  一体:一个整体;同心:齐心。比喻关系密切,共同一心。
  • 有嘴无  犹言有口无心。指不是有心说的。
  • 运用之妙,在于一  指兵法运用得巧妙,全在于善于思考。
  • 众虎同  许多虎一条心做事。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,力量会更大。
  • 安安  保持心境平静,不受外界干扰
  • 百爪挠  像有一百只脚爪在抓心一样。形容人心情错综复杂,心神不定
  • 裁书叙  写了这封信表述心意。
  • 二意三  形容犹豫不决,拿不定主意或意志不坚定
  • 二人同  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,就会无往不胜
  • 刿目怵  刿:刺伤;怵:惊动。指触目惊心。
  • 路遥知马力,事久见人  路途遥远,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;经历的事情多了,时间长了,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。
  • 貌如其  外貌长得象他的心一样宽厚老实。

心结尾的成语接龙、出处

第4个是心的成语接龙

最后一个字是心的成语出处

  • 革面洗  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圣人以此洗心,退藏于密。”《周易·革》:“君子豹变,小人革面。”《抱朴子·用刑》:“洗心而革面者,必若清波之涤轻尘。”
  • 枯脑焦  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》:“是留东同人枯脑焦心日夜经营者也。”
  • 枯体灰  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94卷:“所有计念,从忌心生,若枯体灰心,则万病具泯。”
  • 笼络人  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二十回:“因为当时那元主,要笼络人心,访求宋朝遗逸,中外鞑官和一班反颜事敌的宋朝旧臣,都交章保荐谢枋得。”
  • 镂骨铭  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序政》:“追思平昔之指,铭肌镂骨。”
  • 良工苦  宋·刘攽《次韵苏子瞻〈韩斡马〉赠李伯时》:“良工苦心为远别,天机要眇潜得之。”
  • 两意三  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二十七卷:“休得慕富嫌贫,两意三心,自贻后悔。”
  • 漫不经  明 朱国桢《涌幢小品 存问》:“近见使者至城外,仅主家周旋,有司漫不经心。”
  • 漠不关  明 朱之瑜《与冈骑昌纯书二首》:“至于一身之荣瘁,禄食之厚薄,则漠不关心,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。”